每年10月20日为世界骨质疏松日,骨质疏松症被称为 “沉默的骨骼杀手”,2025年我国发布 “健康体重 强骨健身” 主题,凸显骨骼健康与全身健康的深度关联,传递 “预防为先、终身守护” 的科学理念。
一、什么是骨质疏松?
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低下、骨微结构退变、骨脆性增加、容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,多见于中老年人,尤其是绝经后女性。也就是说我们的骨头就像房子的承重墙,内部是密实的,而骨质疏松,就是这道“承重墙”变得稀疏、多孔、脆弱,就像被虫子蛀空的木头,轻微的外力就可能导致骨折。

二、哪些人容易患上骨质疏松?
· 中老年人: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和65岁以上男性
· 有家族史:父母有骨质疏松或轻微跌倒即发生骨折的情况
· “瘦小”体型者:骨架小、体重过轻、骨量储备少
· 生活习惯不良者:长期缺乏运动、吸烟、过量饮酒、常喝碳酸饮料
· 营养不足者:日常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
三、如何发现骨质疏松?
警惕信号:
· 身高比年轻时缩短超过3厘米
· 逐渐出现驼背
· 轻微跌倒或日常动作(如弯腰、咳嗽)后发生骨折
·40岁以上高危人群需定期做骨密度检测与骨代谢标志物筛查,精准评估骨折风险
四、如何预防及治疗?
预防胜于治疗,记住三大基石:
1.营养充足:
· 钙:每天喝足牛奶(300ml)或酸奶,多吃豆制品、深绿色蔬菜
· 维生素D:促进钙吸收。每天晒太阳20-30分钟(避开正午暴晒),或遵医嘱补充
2.科学运动:
· 散步、慢跑、跳舞等承重运动能刺激骨骼,每周坚持3-5次,每次30分钟
· 太极拳能锻炼平衡力,预防跌倒
3.健康生活:
· 戒烟、限酒、减少碳酸饮料

温馨提示,骨质疏松可防可治,做到合理膳食、勤晒太阳、坚持运动,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,为自己构建一副强健的骨骼,远离骨折风险,享受高品质的晚年生活!